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&QQ音乐丨音频 Pexels、Pixabay、网络丨图源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: 你是一个孕妇,走在路上的时候,就会发现周围有好多孕妇。 在学历史时,要记忆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,让人头疼。但你发现有一个事件发生时间和你生日刚好差了100年,你瞬间就记住了。 老板在开全体员工会议的时候,前半段你昏昏欲睡,但当谈到员工年终奖的发放标准时,你立刻清醒过来,不敢漏听一个字。 为什么会这样呢? 这和心理学上的自我参照效应有关,指的是:当我们遇到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或事物时会尤其注意,很难忽视和忘记。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 他们从某个学校挑选了一个漂亮的女学生,然后给她看了一些词语:漂亮、强壮、聪明、优雅、清纯、长发飘飘、葡萄、山顶、水花等,要求她在短时间内去记住这些词,结果发现:她只能记住诸如优雅、清纯、漂亮等和自己有关的词语。 自我参照效应提示我们: 越是和自己相关的知识和信息,我们学习起来就越有动力,成果也会越明显。 周岭在《认识觉醒》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: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,而在于是否和自己有关联,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。 生活中,你可以利用自我参照效应来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。 首先,在学习方面: 想要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,提升记忆力,你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脑细胞,把要记忆的知识点和自身的经历或者想法关联起来。 比如冯唐在读《二十四史》的时候,会把自己想像成那一朝的皇帝,只要一出现大臣上奏的内容时,他就把书合上,想像如果自己是皇帝,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,然后翻开书与史实对比。 其次,在社交方面: 想要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,或者在日常交往中让别人更愿意听你的话,你可以利用自我参照效应,把自己要说的话尽量包装成和别人有关联的话。 关联性越强,别人就更愿意倾听,也更容易相信你。 就像你苦口婆心地劝解别人,但对方根本听不进去,很多时候就是你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。 所以在沟通时,要时刻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我说的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? 最后,在工作方面: 比如,你是做运营的,如果你研究过新媒体平台内容的话,你就会发现: 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,内容与用户关联度越强,打开率就越高,这恰恰印证了自我参照效应。 所以为了产出对用户有吸引力、有价值的内容,你就得想用户之所想,急用户之所急,尽量围绕着用户的生活场景去构思选题,问自己这些内容对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有没有帮助。 同时,你也要时刻警惕,以免落入别人为你设下的自我参照效应陷阱。 比如有的商家和营销号打着为你好,对你有帮助的旗号,精心制作各类诱惑力十足的广告,引你上钩。 但其实这些都是假象,你很可能落入他们的营销圈套,买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产品。 柠檬心理每日为你分享实用的心理小知识 yy充值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